时隔37年再聚首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再现完整倒立鸟足顶尊神像

2023-07-28 12:46:10 来源:央视网

央视网消息:昨天(7月27日),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试运行。在新馆展出的文物中,有一件身高达2.53米的“倒立鸟足顶尊神像”以其脑洞大开的奇妙设计独树一帜,那么这件器物究竟由多少块“文物组件”组合而成?拼对“合体”后的它又长什么样呢?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探究竟。

在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的考古发掘中,8号坑出土的“顶尊倒立人像”与1986年2号坑出土的“鸟足人像”成功拼对,实现了跨坑文物的“合体”。拼对成功的文物——倒立鸟足神像纵目突出、露出獠牙,身穿对襟衣裳和束口短裙,以双手为支撑倒立在青铜罍之上,头顶一件铜尊。原以为这样的造型已经足够惊艳,然而这还并非器物本身的原貌。


(资料图片)

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赵昊:我们意识到它(们)整体是一件器物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。在1986年的时候,最早发现的是“鸟足人像”的鸟足部分,在2号坑发现一件“鸟足人像”,把它放在博物馆进行展示了,但是实际上当时把它放反了,因为所有的人都没有理解它应该是一个从天而降倒立的姿态。后来是在我们2021年—2022年新的发掘中有了新发现,而且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几件器物并不是在同一个坑内发现的,恰恰发现之后,我们通过很长时间的拼对和比对才意识到它有可能是同一件器物。

经过考古人员科学研判和仔细比对,在“合体”的“鸟足倒立顶尊神像”基础上又陆续识别出三号坑出土的“爬龙铜器盖”、八号坑的“铜持龙立人像”“铜杖形器”等器物都是这件文物的重要组件,合体后整件文物通高达2.53米。

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赵昊:因为这些器物在被打碎之后没有经过进一步磨损就直接埋到坑里了,所以这些断茬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,我们目前的很多拼对基本都是靠断茬的茬口可以直接拼起来的,还有一些是没有茬口的,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尊的盖子和这个尊身的部分,本身实际上是分开的,我们通过器型的风格比对,比如说这件盖子的形态、颜色和纹饰和这件尊是非常搭配的。

奇妙设计独树一帜 3D打印复原神像

1986年出土文物和此次新发掘文物成功组合,也证明了三星堆祭祀区多个祭祀坑的形成年代时期相近,对于明确各坑的考古学年代、祭祀区的布局及其性质、古蜀人祭祀形式等研究具有重大学术意义。然而在这一次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展陈中并没有将其以“合体”的形象展出,而是仍然采用分部分来展陈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赵昊: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把这件器盖放在这个尊之上,或者包括那个持龙人像放在器盖之上,这涉及到一个文物安全的问题。因为相对来说这些器物本体已经有一些变形,第二就是它长期埋在地下,本体已经变得比较疏松了,如果我们将它原来整体复原盖在一起,重量会很大,可能对于下面的支撑压迫比较重。

为了让到三星堆参观的人们更加了解这件大型青铜器的原貌,工作人员在布展时也想了很多办法。

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赵昊:目前比较稳妥的做法,就是我们暂时先不将它们直接地放上去,而是将整体分部分扫描之后,在电脑里面进行虚拟合成,放在一起之后,再通过3D打印,把整个器物打印出来。这样有一个好处,就是我们希望观众看到这三件器物的时候,既有一个零散的感觉,知道它们当时是怎么出土的,因为它们出土的时候确实不在一起,而且能够更细致地看每一件器物,另一方面也对于整体这个器物的复原、原本的真实的状态有一个比较好的感觉。

关键词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