续写“山海情” 再谱“协奏曲” ——青岛市市南区对口帮扶定西市安定区纪实

2023-06-20 11:14:40 来源:新甘肃·甘肃经济日报

新甘肃·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吴维娜

山有所呼,海有所应。从“市南经验”到“安定实践”,从“安定所需”到“市南所能”,从“帮扶对接”到“渔鱼兼授”,三年间市南区与安定区跨越1715多公里地理界线,不断深化协作领域,累计帮扶资金2.17亿元,用心用情书写“山海”新答卷。

生态助力旱塬展新颜


(相关资料图)

从安定城区出发,沿东山盘旋而上,青岛生态林里云杉、刺槐、丁香错落有致,涌动着浓浓绿意。

安定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,土地贫瘠、植被稀少,生态环境极为脆弱,在这里种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。

2021年,青岛市专家带着“青青之岛”生态建设经验来到安定,因地制宜,选取适宜当地气候的耐寒耐旱树种,全面实施“市南·安定‘青岛林’建设工程”。经过三年努力,“青岛林”在有效实现东西山生态修复治理、美化提升环境的同时,也为当地百姓播下了致富种子,带来了可观收入。

1.2万亩的“青岛林”项目总投资5150万元,完成播绿0.75万亩,占规划任务的65%,栽植云杉、侧柏、刺槐等各类苗木75万株。

今年66岁的石坪村村民郑忠被村里人打趣为“山大王”,2021年被选聘为护林员的他,通过公益性岗位获得了每年8000元的稳定收入。“看着小树苗长大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一样,每天巡山来回两小时左右,主要是森林防火、资源保护,只要这片树林需要我,我就会一直干下去。”

家住宁远镇红土村的李灵,和妻子万丽丽致力于种树栽苗行业近10个年头。“青岛林”开始实施后,夫妻二人参与建林队伍,凭借丰富的种植经验,成为技术指导,加之自育的50亩苗木,一年下来两人能收入10万元。李灵高兴地说:“我们为林区提供了1200多株云杉,没想到靠山种树也能过上好日子。”

在红土村,还有群众和李灵一样在生态林项目中受益。据了解,“青岛林”建设以来,吸纳用工3万余人,惠及农户773户,发放劳务报酬290万元,户均收入3750元。同时,优先采购当地群众自育苗木,带动当地群众育苗80多亩,受益群众50多户,亩增收3250元,户均增收5200元。

东西携手产业结硕果

安定因薯而名,有薯而兴。特殊的自然条件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,当地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90万亩以上,实现马铃薯产业年总产值60亿元。然而,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却成为当地产业发展急需补齐的最大短板。

借东西部协作东风,青岛洪珠农业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向当地抛出橄榄枝,投资6000万元,致力研发适宜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具,助力安定区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快速发展,解决马铃薯采挖季节劳动力不足问题。

区农机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吉琳介绍:“研发的机械每亩平均可以减少用工费43元、节省燃油2.1升、用种量减少3.4%、产量提高5.6%,帮助农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,改变马铃薯种植模式。”

今年4月,定西市成功注册了“定西宽粉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核心竞争能力。

产业发展要长久,延链补链是关键。当地马铃薯加工主要是普通淀粉、粉条、粉丝等初级加工,转化能力不足,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。
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帮扶干部通过招商,引进了青岛培李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,实施马铃薯精深加工综合提升技术改造项目,淘汰30吨马铃薯淀粉生产线,新增90吨生产线1条,自动分装生产线1套。目前,该生产加工线吸纳周边劳动力20人,人均收入3500元以上,辐射带动周边村马铃薯种植面积2.5万亩以上。

据了解,目前安定区马铃薯加工能力已达到75万吨,年生产精淀粉、全粉、变性淀粉及其衍生产品、主食化系列食品15万吨,构建了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、全环节增收的产业体系。

搭建平台架起“连心桥”

春节刚过,家住安定区石泉乡石泉村的村民张树便搭乘开往青岛的首趟列车,踏上了青岛“淘金”之旅。“去年,我通过乡镇举办的‘春风行动’专项招聘会,与青岛三菱重工海尔空调机有限公司签订劳务合同,吃住不愁,月收入7000多元。”刚满20岁的张树已是家中的顶梁柱,如今,他正在积极备考焊工证,拿到手后工资还能涨600多元。

“搭建平台促进转移就业,精准高效对接务工需求,畅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。”区劳务办副主任张辛介绍,今年来,安定区借助东西部协作“春风”,实现群众务工增收。截至目前,累计组织开展“春风行动”暨东西劳务协作招聘活动21场次,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9.61万人。

“定西马铃薯研究所于2019年1月被认定为扶贫车间,2021年7月转型为乡村就业工厂,得到了东西部协作财政帮扶资金支持,增加了20多个就业岗位。”企业相关负责人说,企业常年吸纳周边务工村民240名左右,人均年收入2.5万元。

“我家的15亩土地流转给了产业园,现在我常年给产业园打工,年收入15000元。”说话间鲜少军已麻利地将马铃薯原原种放入不同的编织袋里。

“村民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,反过来给企业打工,既有租金收入又挣了工钱,一举两得。”陈家屲村党支部书记马进说,乡村就业工厂给乡亲们创造了就业岗位,腰包鼓了,大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。

在安定区像定西马铃薯研究所这样的乡村就业工厂就有90多家,吸纳带动就业1696人。

安定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陈强表示,“下一步,我们将在生态建设、产业协作、劳务协作等方面共绘合作新画卷,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协作成果。”

关键词

最近更新